当前位置:首页 调研学习
坚持“四融入” 强化机关党建组织力 (法院)
时间:2023-06-14点击数:1157来源:法院
           今年以来,丹阳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氛围浓厚、规范高效的党建工作思路,着力在提升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本部门全面建设的能力、带领本部门圆满完成中心任务的能力上下功夫。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以融入式党建有效提升机关党建组织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提升。

一是坚持高站位融入,使党建引领“强起来”。政治建院作为立院之本,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打基础的理念。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行领导带动学、制度拉动学、工作促动学的三动学习法,确保政治理论第一时间学习、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制定出台《党建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考核细则》,明确党建工作责任。今年3月份,在保留原有5个独立支部的基础上,撤销原有5个联合支部,新建11个独立支部,真正做到支部建在庭上。组织2023年度党建工作培训,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水平。发挥机关党委协调推动作用,明确机关党委、各党支部联络员的职责。着力强化组织功能。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召开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不断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功能。开展主题教育征文比赛,搭建党员干警成长平台,快速提高综合实力,激发干警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

二是坚持常态化融入,使党建根基“沉下来”。注重党建工作实效性,将党的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阵地建设。先后投入8万余元打造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不断增强党员归属感。由丹阳法院真实执行案件改编的微视频《愿你生活有阳光》,获得市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一等奖,激发干警工作自豪感。先后投入50余万元建设一批从优待警设施,读书屋集阅读与休闲于一体,训练中心使干警足不出户即可锻炼身体,打造拴心留人的工作氛围。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多元信息教育平台,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理论学习,线下依托主题党课活动鼓励党员走上讲台,分享学习心得、办案经验。强化管理监督。动态调整资源力量,把16名党员骨干放在矛盾最突出、困难最多的岗位,最大限度实现人、岗、案相适应。支部书记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和信访难题冲锋在前。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审委会定期对发改案件、重点信访案件组织集中评查,充分利用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常态化开展司法作风督查,充分拧紧公平正义的安全阀

三是坚持创新性融入,使党建活力“浮上来”。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化机制找到党建工作新抓手。全面推行“123”工作法。突出“1”个主题,总结提炼忠诚可靠、担当争先的法院精神。依托“2”条路径,通过党员评议支部、支部点评党员,实现支部和党员、党建和业务双向互动坚持。“3”种点评方式,支部书记每月点评当月工作完成情况,机关党委每季度对各支部双评开展情况进行督察指导,党组年底对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评。一体考核实现党建考评新突破。实行党建+审执联合考核,细化考核内容,列出党支部考核细则清单,实现党建工作考核由定性到定量转变。品牌创建提升党建工作新成效。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把品牌理念植入党支部建设。执行局党支部打造企业信用修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党建品牌,实施党小组+执行团队工作方式,实行“854模式,提质增效办实事。老干部党支部打造“‘银耀天平法律志愿服务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多次获得市级、省级“先进党支部”称号。

四是坚持多元化融入,使党建效能“显出来”。以执法办案和司法为民实效彰显党建成效。优化志愿服务。制定出台《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成立青年干警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成立15人志愿者服务应急小分队,要求24小时待命,做到队伍“拉得出、用得上”。以精准服务回应群众需求。在去年丹北法庭优秀书记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初院党组书记亲自对《“走一线、解纠纷、优服务”红色天平助力乡村诉源治理》书记项目进行审定、部署和推进,组织党员干警与社区、村建立结对机制,把党建和诉源治理高度融合,上半年以来,同比收案率、信访率均有明显下降。深入推进开展法官进网格活动,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官体系,将全院党员法官、法官助理嵌入39个综合网格,通过与村居书记、社区民警、网格员等联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网格。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公众号向社会推送20余件“执法办案”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