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调研学习
时代的光华,永远的榜样 (市纪委监委)
时间:2023-09-21点击数:1028来源:市纪委监委

 我曾听到有人这样褒扬周总理:“他沉默时,整个世界在沸腾。他开口时,整个世界却安静下来。”一句话,足以显得恩来总理对于新中国、对于国际外交的传奇地位。

 
 
 
读书时,每每提到周总理,我总是会联想起他对待工作的铁腕与风度,对待人民的悲悯与热情,对待自身的有条不紊。那时的周总理被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他西装革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让新中国追求和平、拥护团结的大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认可。
 
有幸游览总理故居,步入青黛的墙垣瓦房,总理毕生的经历历历在目。在淮安我们了解到了彼时时代的颠沛流离,更感叹恩来总理求学若渴的报国热情。入学堂,学理论;受教育,养人格。他思想进步,敢于尝鲜;他深明大义,立志报国。远赴西欧日本求学,愿为中华崛起揭竿。“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面对风云变幻的政局,他以所学尽所用,愿投身革命,献青年力量;面对虎视眈眈的列强,他以巧舌化干戈,树大国风姿;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他以真情付群众,为生民立命。
 
而今,对于初入纪检监察的队伍的我,周总理的形象已不再是固化的书本画册,他忽然变成活灵活现的大鸾,用他坚忍又满怀春风的精神引导我前行。
 
 
 
理想信念:一以贯之
 
周总理一生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组织上海工人运动和南昌起义,从处置西安事变到秉笔起草共同纲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一以贯之的融汇在阶段性的斗争中。诚然,一次又一次的检验与印证,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是在矛盾的前进性与斗争性中不断升华和完善的。我感叹于其革命生涯之颠簸,又崇羡于其理想信念之坚毅。时代赋予了他救亡图存的使命,更锤炼了他磐石般的理想信念。
 
他是青年,我辈应复如斯。作为青年纪检干部,面对褪去硝烟之后的社会,我们更需灌注与新时代并行的理想信念,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底气。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深刻领会纪检监察工作的要义与精神,在工作实践中转化为熟练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专业素养,将思维与实践高度融合;更要将纪检监察“为民无我、兴党强国”的教诲铭记心间,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让监督力量愈发凝聚,让使命情怀播撒光芒。
 
 
 
工作作风:克己奉公
 
周总理在众人的回忆中是有些矛盾的。他的衣服常打着补丁,却有整洁如新的袖口;他的皮鞋材质老旧,又锃亮得像新鞋。他有着花白又一丝不乱的头发,他抬着弯曲又从容的手臂。用小小行李箱“远行流浪”,会见外宾时仪表堂堂。周总理约束自己严苛谨慎,临大局却又落落大方。毕生两袖清风,严于律己;时时心系国事,大公无私。他深知一针一线从人民劳动中来,故厉行勤俭;又深知一举一动代表着国家形象,也操行端庄。
 
正因有榜样在前,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才能深刻体悟克己奉公、清廉为民的工作作风。细致严谨,胆大心细摸查线索;严肃风纪,求真务实惩治贪腐。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施治,对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等消极倦怠思想严查严防。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强化自我约束,提升纪检素养,在巡视巡察实践中严格执行监督执纪规则、执法工作规定,以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向榜样的力量致敬。
 
 
 
精神品质:甘于奉献
 
陶渊明曾有云:“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惊”。在有限的岁月里,我们所能达成的目标是有限的,所能帮助的人是有限的,所能聆听的故事亦是有限的。但回顾总理一生,光阴有限,崇高的奉献精神却无限铺陈开来。颠沛流离的求学漂泊之路未让他对报国之志有所轻怠,远赴法国日本满载而归的先进思想义无反顾地抛在了中国革命中,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呕心沥血,他为紧张的外交局面殚精竭虑,直到奄奄在床榻之上,仍不忘关心国事,关爱人民。大鸾终有一日翔宇,其羽翼也照拂它的人民。
 
周总理将他有限的人生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滋养了无数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操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在新时代发挥我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计得失服务人民,甘于奉献回报国家。面临疫情大考,我们青年干部要敢于当先,递交青春答卷;面对群众疑难,我们青年干部要发挥专业素养,悉心指导解答;面向时代发展,我们青年干部要团结一致,贡献蓬勃力量。
 
历史沉吟,时代哀悼,斯人已去,精神永驻。我秉承着学习、融会贯通的态度,深刻意识到:纪检监察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时代旗帜,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纪检监察干部要清廉为民,遵纪守法,严肃党风党纪,加强自身道德廉洁素养;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履职尽责,甘于奉献,发挥监察职能,给党、给人民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