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员干部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帐,少打小算盘、算小帐”,“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些论述是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近年来的医保工作确实在推动制度规范水平、基金使用效率、安全监管能力、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构建人民满意的医疗保障体系”目标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关键在于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医保工作具有动态性、持续性特点,不可一蹴而就,必须时时做、持续做;医保工作具有面广量大、服务对象众多的特点,必须利用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合力共同来做;参保群众的构成复杂、就医行为不一,必须用绣花功夫精准落实相关政策,所以我们医保部门要通过总结既往经验,以守正创新的科学态度、笃行不怠的精气神,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持续推动医保工作走深走实。
“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医疗保障工作?如何以新思路健全完善制度,推进医保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如何以新举措纵深推进医保改革,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的获得感满意度?如何用新办法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守护好老百姓的“保命钱”“救命钱”? 如何以新载体全面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学思践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辨证施治的药方。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的、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从全市讲,市委提出“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发展目标;从医疗保障工作讲,我们提出“构建人民满意的医疗保障体系”奋斗目标,说到底就是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坐而论道不行、空喊口号不行,幻想天上掉馅饼更不可能,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盯目标任务,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求,聚焦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待遇保障和筹资运行机制,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压紧压实责任,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标准、水平和能力,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各方面都要争创一流,力争上游。
当前,丹阳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医疗保障也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刻,作为医保系统的党员干部,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发展定力,贯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念,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新思路推出更多惠民暖心新举措,解决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推动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高品质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