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有幸作为一名人大机关青年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70周年盛事,身临其境感受人民民主七十载风雨兼程、初心如磐,七十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方才明白“所有的绚烂,只有走得足够近,才能感受震撼”这句话的意义。
从人大70年波澜壮阔、栉风沐雨中感悟“初心”的传承。“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最强音,也是人大工作开新局、谱新篇的主旋律。来到人大,我遇见这样一群人:用“铁脚板”丈量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村(社区)书记;有情怀、勇担当,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架起政府与人民沟通桥梁的企业家;履职敬业,敢想敢做,唱响基层人大“好声音”的乡镇人大主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不是职业,而是身份,代表们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的同时,还需时时刻刻心系人民,既是“双重身份”,也是“双重责任”,他们无时无刻不以实际行动书写“初心”答卷。在代表们“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感召下,我也得以时常叩问自己的初心,时刻牢记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坚持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做志存高远的追梦人。
从人大70年砥砺奋进、春华秋实中汲取“学习”的养分。初来乍到,我收到一份特殊的入职礼物——《人大工作常用法律法规选编》。领导前辈告诉我:“人大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各方面,政治性、法治性、专业性很强,要求也很高,不学习寸步难行。”自此,我便将《选编》作为案头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学习业务知识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需要。通过学习,一方面我领略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认识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关乎国计民生大事,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命运,关乎人民群众殷切期盼,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具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保持“好学勤学善学”的劲头,把业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学懂弄通,锤炼本领、砥砺前行,才能成为心有底气的赶路人。
从人大70年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中磨砺“担当”的韧性。从权力的法定到人代会的庄严、从精准具体的日常监督到动真碰硬的刚性监督,从兢兢业业的人大工作者到履职尽责的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工作不仅面广量大,而且法律性强、程序性强,办公室工作更是繁枝细节,座次排序、席卡摆放都是学问。领导前辈们经验丰富,热情热心,给了我很多加强学习、储备知识和增长才干的机会。随着经验积累,我意识到掌握业务只能“做完”工作,要想“做好”则需以“匠心”铸就,要提高洞察力,敲响“细节决定成败”的警钟;提高精气神,锻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提高主动性,培养“担责尽责不懈怠”的责任心。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新时代人大工作任务重、节奏快、要求高,只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才能“顶得住”“跟得上”,成为大有作为的接棒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未来道路上,我将不断磨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添砖加瓦,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贡献人大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