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入汛以来,丹阳持续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市气象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融合业务,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防灾减灾全过程,围绕“精准、精细、创新、联动”主旋律,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温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升级,让党旗在战高温、保民生一线高高飘扬。
一、聚焦“精准”,党员示范岗织密“安全网”
党支部依托现代化气象监测技术,将23个自动气象站全部纳入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责任牌”。党员带头每日巡检、校准,确保气温、土壤水分等数据实时精准;每次高温过程前,支部组织专题学习,把《丹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学习纳入“主题党日”,开展“高温监测我先行”专题党课,做到学用结合。遇高级别高温预警,党支部立即启动党员应急突击队,落实24小时党员带班值守、滚动预报和影响评估,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闭环管理。
二、聚焦“精细”,“我为群众办实事”筑牢压舱石
与上级气象台、涉农部门开展“联学联建”。支部书记带队,党员技术骨干每日与上级台站视频会商,先后发布高温黄色预警4期、橙色预警7期、专项服务材料5期。支部同步建立“高温服务微信群”,重点为农业生产、电力保供、交通出行、户外作业等领域提供靶向建议,预警信息、防范建议点对点推送,确保“发得出、用得上”。依托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丹阳日报等渠道,累计受众超40万人次,切实把“天气信息”转化为“生产指南”,把“预警提示”转化为“行动指令”。
三、聚焦“创新”,红色矩阵畅通“主渠道”
党支部与丹阳发布、丹阳日报、丹阳翼网等本地主流媒体深度合作,打造“气象+媒体”红色矩阵。党员化身“气象主播”,以短视频、图文海报、现场问答等方式,第一时间推送高温时段、降温建议、防御措施;每月召开一次“党建+业务”碰头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难题共解,让党的声音和气象知识同步飞入千家万户。通过新媒体矩阵,信息传播效率显著提升,覆盖面扩大至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四、聚焦“联动”,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
党支部主动对接应急管理、城管、农业、教育、电力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党员技术骨干深入建筑工地、环卫一线开展“送清凉、送安全”主题党日,发放防暑药品、科普手册;针对高温可能引发的电力负荷过大、学生中暑等风险,及时发送专项服务材料;联合融媒体中心开展防暑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公众科学应对高温。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下一步,丹阳市气象局党支部将继续把党的组织力嵌入业务流程,用党员的汗水换来群众的清凉,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守护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气象保障。